1 、读数方法:千分表的表盘刻度一般分为100格,测头每移动0.01mm ,大指针就偏转1格(表示0.01mm);当大指针超过1圈时,小指针偏转 1格(表示1mm);指针的偏转量就是被测零件的实际偏差或间隙值 。
2、读数时,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 ,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 ,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
3、在进行测量时,将千分表的内径插入被测孔中,并沿着孔的轴线方向测量几个截面。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读数 ,应在每个截面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位置进行测量,并轻轻摆动千分表,记录下示值变化的最小值 。 千分表的示值范围通常为0至10毫米 ,但有些千分表的测量范围可以扩展到100毫米。
4 、读数时,以微分筒端面为准线,读取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仅读整数毫米) ,再以固定套管上水平横线为读数准线,读取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 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 。
读数方法:千分表的表盘刻度一般分为100格 ,测头每移动0.01mm,大指针就偏转1格(表示0.01mm);当大指针超过1圈时,小指针偏转 1格(表示1mm);指针的偏转量就是被测零件的实际偏差或间隙值。
读数时 ,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 ,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
千分表的读数方式:千分表的表盘通常分为100个小刻度,当测头移动0.01毫米时 ,大指针会移动一个刻度,表示0.01毫米的变化。当大指针绕一圈后,小指针会移动一个刻度 ,表示1毫米的变化 。千分表的读数就是指针偏转的总刻度数,它代表了被测物体的实际偏差或间隙值。
千分表的详细用法是:主要用于测定工件的偏差值,零件平面度、直线度、跳动量 ,气缸圆度,圆柱度误差以及配合间隙等。读数方法:千分表的表盘刻度一般分为100格,测头每移动0.01mm ,大指针就偏转1格(表示0.01mm);当大指针超过1圈时,小指针偏转 1格(表示1mm);指针的偏转量就是被测零件的实际偏差或间隙值 。
千分表外径的读数方法如下:- 首先,以微分筒端面为准线,读取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取毫米整数部分)。- 其次 ,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为读数基准线,读取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 。
在进行测量时 ,将千分表的内径插入被测孔中,并沿着孔的轴线方向测量几个截面。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读数,应在每个截面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位置进行测量 ,并轻轻摆动千分表,记录下示值变化的最小值。 千分表的示值范围通常为0至10毫米,但有些千分表的测量范围可以扩展到100毫米 。
1 、读数方法:千分表的表盘刻度一般分为100格 ,测头每移动0.01mm,大指针就偏转1格(表示0.01mm);当大指针超过1圈时,小指针偏转 1格(表示1mm);指针的偏转量就是被测零件的实际偏差或间隙值。
2、读数时 ,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 ,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
3、当大指针绕表盘一圈后,小指针会移动一个刻度 ,每个刻度代表1毫米 。千分表的指针偏转量即为被测零件的实际偏差或间隙值。 在进行测量时,将千分表的内径插入被测孔中,并沿着孔的轴线方向测量几个截面。
4、千分表的读数方法是:表盘刻度通常分为100格 ,测头每移动0.01mm,大指针移动1格,表示0.01mm;当大指针回到起点 ,小指针移动1格,表示1mm。指针的偏转量即工件的实际偏差或间隙值 。
5 、千分表读数时,以微分筒端面为准线 ,读取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整数毫米值。 然后以固定套管上水平横线为读数准线,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0.001毫米),得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 若微分筒端面与固定刻度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为下刻度线数值加0.5毫米再加上可动刻度值 。
6、千分表读数时 ,先读取主刻度盘上的整数部分,再看半刻度是否露出,若露出则加上0.5 ,然后读取微分筒上与主刻度盘基准线对齐的刻度,将其乘以0.01,最后把这些数值相加就是测量值。读数时 ,要确保测量环境稳定,避免震动影响读数准确性。首先观察主刻度盘,它的刻度单位通常是毫米 ,能直接读出整数部分 。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