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放假安排2021放假(元旦放假安排公布时间)
6
2025-09-06
房卡全攻略“炸·金花房卡在哪里弄 ”获取房卡教程2025年09月06日 16时40分18秒微信游戏中心打开微信,链接炸金花牛牛房卡 ,添加客服微信【10071760】,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搜索“微信炸金花房卡” ,选择购买方式 。完成支付后,房卡会自动添加到你的账户中。
1998年的合肥 ,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30岁的大学教师曹仁贤用50万元积蓄与借款开启了创业之路 。
这个出身浙江萧山普通家庭、在合肥工业大学深耕电力电子技术多年的年轻人或许不会想到,27年后 ,他创办的阳光电源(300274.SZ)会在新能源行业寒冬中逼近3000亿市值关口,更以储能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改写全球能源装备产业格局。
“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 ”,这是曹仁贤当年在高校实验室里埋下的理想种子。也正是在这位民营企业家掌舵之下,阳光电源开始在光储赛道中展示出“大白马”的一面 。
在国内外储能需求旺盛 ,以及AIDC行情的催化之下,阳光电源股价自半年报披露后开始了新一轮的大涨。
9月5日,阳光电源再度大涨16.67% ,股价报收135.34元/股,成交额达到217.1亿元,最新市值2806亿元 ,创下历史新高。
最近一周,阳光电源股价大涨35.52%,7月以来涨幅更是超过100% ,动态市盈率也从7月的不足10倍一路飙升至如今的18倍 。
按照30.46%的持股比例计算,曹仁贤的持股市值已达854亿元,稳坐光储富豪第一位。
战略换挡
曹仁贤的创业原点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命题:如何将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潜力转化为产业实力。
1993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 ,他就专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研究 。这种学术积淀催生的产业敏感,让阳光电源在关键时刻总能先人一步。
回溯阳光电源的转型之路,四年前提早押注储能的决策,成为其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2021年 ,当光伏逆变器业务仍贡献着公司60%以上营收时,管理层将研发投入逐渐向储能技术倾斜 。
这种超前布局,在2024年到2025年迎来了丰厚回报。
2025年上半年 ,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量已接近2024年全年,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40GWh到50GWh。
尽管曾作为核心支柱的光伏逆变器业务增速放缓至17.06%,占营业收入比重降至35.21% ,但储能业务以127.78%的同比营收增幅和40.89%的营收占比成为了阳光电源收入的第一大来源。
与此同时,储能业务高达39.92%的毛利率,也成为阳光电源名副其实的利润“奶牛” 。对比之下 ,主业同为储能系统集成的海博思创毛利率连续五年下滑至17%,而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毛利率也仅为25.52%。
事实上,曹仁贤对“反内卷 ”的坚持是从光伏延续到了储能的。在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 ,身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的曹仁贤在致辞中呼吁行业强化自律 。
曹仁贤的利润养成密码藏在一张全球地图里。
2025年上半年,阳光电源的海外营收253.79亿元,同比增长88.32%,海外营收占比在2023年至2025年间从35%飙升至58.3%。
值得一提的是 ,2023年到2025年,是阳光电源在欧洲市场对特斯拉储能的“赶超周期” 。2023年,特斯拉凭借Megapack的先发优势 ,占据欧洲大储市场28%的份额,而阳光电源仅为10%。曹仁贤敏锐察觉到欧洲用户对电网兼容性的特殊需求,推动团队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到2024年 ,阳光电源市占率跃升至21%,2025年进一步突破35%,完成对特斯拉的反超 。
据伍德麦肯兹报告 ,同期,阳光电源在北美市场的份额也从5%提升至12%;中东市场市占率稳定在48%,具有绝对的主导优势。
如今 ,曹仁贤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公司在一份投资者互动记录表中透露,公司已成立AIDC事业部,计划将电源端技术沉淀与数据中心能源需求相结合 。
尽管其坦言,“目前 ,公司暂时还没有相关客户,但初步接触下来很有信心。”
而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15GWh ,2030年更是将飙升至300GWh。
管理层还强调,阳光电源的AIDC布局并非另起炉灶,因为这一路径与此前从光伏逆变器延伸至储能系统的逻辑高度一致 ,“第一,公司在电源端和电子电力转换技术上有大量的技术沉淀和待应用的创新成果,与AIDC电源有很好的技术协同;第二 ,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快速建设,全球数据中心能源尤其是绿电趋紧,公司具备提供绿电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优势。”
而仅仅是这一信号的释放 ,已经在资本市场激起涟漪 。自7月以来,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00%。
估值重构
回顾阳光电源的资本运作,曹仁贤始终把握关键节点。面对行业挑战,曹仁贤展现出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双重特质 。
其2016年和2021年的两次再融资分别募资26亿元、36亿元 ,精准投向研发创新与全球营销体系建设。
如今,在新能源企业集体赴港上市的热潮下,阳光电源也宣布拟发行H股在港交所上市的计划。
在此之前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300014.SZ)、欣旺达(300207.SZ)、海辰储能等新能源企业已在陆续推动赴港上市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后更获得25%溢价于A股的表现,被视为“港股AIDC第一股”的双登股份(6960.HK)上市后的市盈率超过20倍。
显然,曹仁贤掌舵的阳光电源亦希望通过港股市场提升全球影响力 ,并获得全球资本的认可。
赴港上市除了有望提升阳光电源的估值,也将解决公司全球化中跨境资金管理的难题 。公司2025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已达8.3亿元,随着海外业务占比提升 ,港币/美元计价的融资渠道将有效对冲汇率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阳光电源曾于2024年10月宣布拟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行GDR,计划募资上限48.22亿元 ,投向合肥20GWh储能装备项目及海外50GW逆变器与15GWh储能扩建项目等。2025年7月,阳光电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境外GDR项目仍在推进中,但具体发行时间受审核时长及市场环境影响 ,暂无法确定 。
海外产能布局是支撑其下一阶段增长的重要抓手。公开信息显示,其位于匈牙利的15GWh基地将于2025Q3投产,泰国20GWh工厂已启动规划。
长江证券电新团队的研报认为 ,阳光电源的“戴维斯双击”仍将持续,核心是国内外大储需求有望继续超预期。
美国市场方面,2025年需求预期或由“断崖下降 ”变“抢发货” ,且Q4美国有望“抢开工”,为明年发货需求提供支撑,大而美法案带来的影响亦有望通过绑定日韩产能等方式应对 。在此背景下 ,今明两年及中期维度下公司美国储能利润亦有望上调。
而在非美市场,长江证券电新团队认为,欧洲、澳洲 、南美、东南亚、中东等市场逐步兑现爆发 ,包括英国 、澳洲上半年的装机翻倍。而此前锂电价格下降,也预计带动长尾新兴市场持续高增 。此外,国内独立储能加速、海外工商储爆发,亦助力公司利润进一步增长。
与此同时 ,多家券商维持推荐、增持 、买入评级,并调高目标价。
曹仁贤曾对媒体分享过三本书:《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疯狂的简约》《情商》,或许这其中便隐含了其成功的密码——以创新为引擎 ,以专注做减法,以洞察捕机遇 。
当新能源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曹仁贤也在证明 ,企业竞争力来自对技术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对产业价值的创新创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