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价还会跌到300一克吗(2021金价还会往下掉吗)
5
2025-09-02
链接炸·金花房卡从那里买购买微信游戏中心打开微信 ,添加客服【7832552】,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搜索“微信炸金花房卡 ” ,选择购买方式 。完成支付后,房卡会自动添加到你的账户中。
4万人一起“开学”!为什么选日校、夜校 ,我和她们聊了聊
“重心向前,感觉你的腿像两个螺旋的东西一样转开;脚去对抗地板,使劲往下踩 ,踩到地下一层。”下午1点,上海西岸大剧院3楼的“望潮 ”排练厅迎来上海市民日校《成人芭蕾形体(零基础入门)》的20位学员,原广州芭蕾舞团演员 、课程教师陈莉颖细致地讲授芭蕾舞的知识与体态要点 ,“大家都说自己零基础,我觉得太谦虚了,上海的都市丽人本身水平就很不错 ,非常有学习热情” 。
9月1日,与各大中小学同步,首次开设的上海市民日校与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正式开课。从早到晚 ,从白天到黑夜,从文化馆到商圈、园区,从市中心到远郊,遍布16个区的611个教学点 ,共开设1967门课程,40501名学员迎来“开学第一课”,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日校:芭蕾课6秒钟“秒空 ”
《成人芭蕾形体(零基础入门)》是日校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8月4日开启报名后,耗时6秒便被一抢而空,速度仅次于运动类的《壁球》课 。记者在现场看到 ,学员们年龄不一,有“90后”,也不乏“70后” ,跟着老师陈莉颖的指点,握住墙边的把杆,认真练习芭蕾的站姿。课程所在的“望潮”排练厅是西岸大剧院风景最美的排练厅之一 ,透过一整面墙的落地窗,可以看到开阔的黄浦江江景与来来往往的趸船。
“我小时候就有一个学芭蕾的梦想,今天圆梦了。”家住附近的方女士说,自己曾经上过一次夜校的印染课 ,今年推出日校后,觉得日校的时间更合适,“芭蕾课体验下来觉得内容非常丰富 ,这门课很难抢,所以觉得很新奇,也很荣幸 。”
“第一堂课主要教体态基础和芭蕾的基础知识 ,比如坐姿、站姿等。等学完一学期的课程,希望学员能够在教室里呈现一支1分钟左右的小舞蹈。 ”陈莉颖从10岁开始学芭蕾,至今已15年 ,第一次教授日校课程,她对学员们的表现感到惊喜 。“她们真的是零基础吗?”半节课后的休息时间,她忍不住跟记者说 ,“下半节课打算调高难度”。
在距离西岸大剧院五六公里外的市群艺馆,《戏剧表演》课下午3点在主楼301教室准时开课。“我是刘晶晶,自由职业,这是最有挑战性的课程 ,因为我是i人 。”“我叫沈明月,这样介绍大家记不住,我赋诗一首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希望通过戏剧体验不同人的心态 、不同人的心境。”在排练室的木地板上席地而坐,学员们的“第一课 ”是自我介绍 。
仔细听下来 ,学员年龄跨度颇大,职业、身份五花八门,想学戏剧表演的理由也各不相同。学员金友兰是上海市精卫中心的心理治疗师 ,想通过体验戏剧表演,探究戏剧在心理治疗方面的作用。“90后”李勇兵刚刚裸辞了两个月,她喜欢话剧、舞台剧 ,mbti是infp,“希望有这样一个平台,释放自己的天性,让自己更加放得开一些” 。龚女士则专门带了一个“痛包 ”来上课 ,她是演员朱一龙的粉丝,“想学习戏剧表演,跟喜欢的演员有更多共同话题”。“85后”李颖是一位全职妈妈 ,也是兼职美术老师,在报名日校课程前,她已经上了近10次夜校课 ,包括钩针课 、顾绣、水墨画等课程。“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孩子去上幼儿园,时间就空下来了。”她这次报了《IPAD插画》《戏剧表演》两门课程 ,都在周一下午,“因为跟孩子接触比较多,平时也会演一些好玩的东西 ,来学一下,会让我的上课更加生动、有趣 ” 。在现场的20多名学员中,市民林先生是唯二的男性之一,“我做了8年狱警 ,6年律师,平常喜欢看电影 、舞台剧,之前一直路过市群艺馆 ,这次是第一次进来”。
“这堂课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解放天性,敢于在公共场合去表达自己,12节课下来 ,他们可以完成一个简单的小品。”课程老师王妍说,这是她第三年参与夜校、日校,“这学期有4门课程 ,教戏剧,也教播音 ” 。
夜校:不学习,时间就浪费了
晚上6点半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日校的学生已经离开市群艺馆,工作人员随即将白天日校课程教室的指示牌替换成夜校的指示牌,等待下班后赶过来学习的夜校学员。晚上7点 ,循着指示牌来到市群艺馆3楼,已然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报告厅里,学员们举起双臂 ,加入《肩颈康养》课程;301教室继白天热爱戏剧的学员后,迎来热爱爵士舞的夜校学员;306教室开启为期三个月的“老年人居家中医护理”之旅;308教室里,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一把古琴 ,时不时传出阵阵琴声 。
从具体数据来看,今年秋季班,夜校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 ,共开设542个教学点,1766门课程,招收学员36347人 ,占总量的88.7%;日校开设69个教学点,201门课程,招收学员4154人。其中,市群艺馆作为总校 ,夜校线下课程45门,线上8门,共招收学员1320名;日校课程21门 ,共招收学员525名。
在309教室,年轻白领Doreen正在趁《职场沟通必修课》开课前的间隙,快速吃晚饭 。她在光启城工作 ,离夜校上课地点很近。“我应该是夜校的第一批学员,学过国画、山水、油画。”她说,自己去年上了夜校老师马群燕的《商务礼仪》课程 ,觉得收获良多,今年得知马老师开了衍生课《职场沟通必修课》,立刻报名了 。除了这门课 ,她同时报了日语课和一门财商课,提升自己在职场及生活中的各项技能,“如果不来夜校学习,回家可能就是躺着刷手机 ,时间就浪费掉了 ”。
如果说《职场沟通必修课》颇受白领青睐,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护理团队精心打造的《老年居家中医护理》,则受到了老年群体的欢迎。当晚的首讲围绕“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管理”展开 ,后续陆续推出“居家防跌倒与经络调理”“预防糖足与中药熏洗 ”“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五音调理情志”等主题。“该系列课程以‘居家养护’为理念,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帮助社区老年人建立自我长效健康管理机制 。 ”曙光医院门急诊及重点部门大科护士长 、副主任护师潘琼说。10月起 ,学员们还将学习居家拔罐、中药煎煮、中医急救技巧,并在11月体验草药香囊制作 、阳台种植药用植物、刮痧美容技法以及药膳调理。
“两种模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形成了覆盖全市 、层次丰富、选择多样的市民艺术教育体系 。从区域分布来看 ,全市16个区均有覆盖,实现了区域均衡发展。其中,静安、徐汇 、普陀、闵行等区表现突出 ,无论是教学点数量、课程种类还是招生规模都居于前列,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说,“这充分体现了本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蓬勃发展和市民对艺术教育的高度热情 。”
“我们发现很多剧院 、场馆有很多美育的场地、师资资源,所以挖掘、开辟了一批如西岸大剧院这样的优美的艺术空间来为市民服务。”徐皓透露 ,由于未满足报名人数,少量远郊的课程没有开课成功。“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品控,包括机构的准入与退出都有考核 。通过建立一系列的优化制度 ,为市民做好保障,让课程越来越优质,让市民更满意。 ”
来源:上观新闻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